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4月初發表「台灣防空選項」研究報告。最主要防空選項建議我方裁撤275架幻象與IDF(經國號)機隊,僅保留約50架F-16戰機,將節餘經費用於購買更多機動式防空飛彈、雷達與電子反制系統,以因應所謂的新形態戰爭。
蘭德公司這項另類的建議,不僅國內專家認為是為特定廠商鎖定我國大批鷹式飛彈汰除後的替代方案的商機,也受到許多美國關心台灣防務的專家質疑。年初曾來台灣觀選的前國防部副部長布萊恩博士(Stephen Bryen)認為蘭德方案不切實際「政治多過分析」深不以為然。
布萊恩在華府的智庫美國民主中心(American Center for Democracy)撰文指出,
蘭德公司的觀點是相當古怪的:當中國決定用壓倒性數量的飛彈和飛機攻擊台灣,台灣反制防空和預警能力本來就不夠,為什麼要自廢武功放棄戰機只依賴防空飛彈去對付中國飛彈和飛機的攻擊?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會採取這種策略,無論是北約面對俄羅斯、以色列面對伊朗,還是日本面對中國都不會採取如此被動的策略。布萊恩反問,台灣空軍的規模和能力,可以和日本競爭,但五角大廈為何不建議日本裁撤他們的飛機?
布萊恩並指出保護防空飛彈基地並不比保護機場容易,蘭德全盤依靠飛彈防空建議是導致失敗的藥方。他也質疑蘭德公司研究報告的立論缺失。例如美國政府在軍售以色列,日本時所抱持的理由,為什麼拒絕向台灣出售所需要應付來自中國日益嚴重威脅和武器呢?上一次華府出售飛機給台灣是1992年,在老布希總統提供F-16的早期型號給台灣後,繼任的美國總統拒絕出售具有更好的作戰半徑和攻擊能力F-16的升級型號,讓台灣穿越中國領空。
就戰術觀點而言戰鬥轟炸機才是台灣所需要的防空武器,而不是純粹的防空戰鬥機,但布萊恩坦言這在美國對台軍售考量中已經絕對不可能。因此,台灣從來沒有得到F-15或F-18戰鬥機,這些飛機將有助於嚇阻中國。澳大利亞,以色列和日本獲得F-15戰鬥機,澳大利亞也拿到了F-18戰鬥機,現在也將要獲得F-35戰鬥機,為什麼不是台灣?蘭德公司的研究甚至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因此未建議美國應修正其目前有重大缺失的政策.
蘭德公司的分析也誤解和忽視台灣自製戰鬥機IDF的性能。布萊恩說IDF是纏鬥性能高超的戰鬥機,雖然不是匿蹤戰機,但它可以隱藏在台灣多山的地形中,潛伏飛出打擊任何一架進入台灣領空中國戰機。布萊恩鼓勵台灣應該提升IDF性能,擴大作戰半徑,提升超視距武器和雷達的裝備,並考慮盡可能降低飛機的雷達特徵提高匿蹤性能。他讚揚台灣新政府,正在評估建造全新的戰機或改善IDF的政策,認為這將是一舉兩得的明智之舉。
空軍的功能不是以擊落敵方進入領空的戰機為限,還必須深入敵境有效摧毀威脅來源,台灣固然需要增加防空飛彈數量,但更需要維持強大的戰機數量和戰力以保持戰略嚇阻能力,美國國防部在對台軍售上應該思維,台灣和以色列、日本有同樣的防衛需求,應該獲得同樣的先進戰機,才有助於維持西太平洋的安全與和平。